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建立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横荷街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抓住重点、夯实措施,着力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体现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助推清城区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
一、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并积极向上级争取文化政策性资金、设施、器材及书刊,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目前,横荷街共有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1个、文化室75间、农家书屋12个、晨晚练广场7个、乒乓球场41个、羽毛球场16个、篮球场101个、全民健身广场45个、健身路径37个,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同时,横荷街充分发挥各类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的功能和作用,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各类文化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引导群众营造自演自赏、自娱自乐、崇尚科学的文化氛围。今年以来,全街共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00多场,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发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推动红色革命文化持续发展。目前,横荷街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车头村上黄塘村农会红色革命遗址和车头岗农会红色革命遗址。近年来,车头村党总支部坚持以五个示范为统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多方筹集经费对红色革命遗址进行保护和修缮,并充分挖掘红色革命内涵,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创建了以“厚爱车头”为品牌的系列文体活动,推动红色革命文化持续发展。2020年5月,车头村被清城区委确定为“创建全省农村基层党建示范先行区10个示范村”之一。同时,车头村党总支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谋划,精心实施,重点打造了党建示范基地文化长廊、红色记忆馆、横荷党校车头分教点、乡村微博馆和以墙绘为特色的红色线路等红色地名,使之成为集红色文化和爱国教育为一体的党建示范基地。
三、深化文明实践,推进文化惠民。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满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横荷街结合实际,全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目前,横荷街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个。在此基础上,横荷街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文化惠民、文化传承相结合,从组织领导、志愿服务、文化惠民三个方面下功夫,深入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今年以来,全街共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22场,切实提升了群众精神文明,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培育了社会文明风尚。同时,横荷街积极争取、整合各级各类志愿服务资源,成立与重点工作相结合的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开展各类文明、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全街共开展文明交通、文明上网、逢8出发、绿色环保、垃圾分类等志愿活动105场,推进了全街文明、文化双发展。
四、力促文旅整合,实现文旅共享。以促进文化和旅游整合发展为抓手,引导各村(社区)发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盘活闲置土地,引进特色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生态休闲等旅游康养新业态。例如,大有村以农田+农业基地为载体探索共享文旅新模式,积极引进沙塘•月景湾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项目,推动人文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与旅游发展互动融合,积极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目前该项目已建设成为一个集党建文化体验区、乡村民宿体验区、乡村水上拓展区、田园种植体验区、水乡木屋度假区、乡村文化交流区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促进了文旅事业融合发展。